
篩選機工作原理
篩選機是一種利用物理分離原理對物料進行粒度分級的機械設備,廣泛應用于礦山、化工、食品加工等行業。其工作原理基于物料顆粒的尺寸差異,通過篩網或篩孔實現固-固分離。
典型篩選機由進料系統、篩分機構、動力裝置和出料系統組成。工作流程分為四個階段:
1. 進料階段:物料經振動給料器均勻分布在篩網表面,確保物料層厚度適中;
2. 篩分階段:篩體通過振動電機、偏心輪或旋轉機構產生機械運動,使物料產生相對運動。小于篩孔的顆粒在重力作用下透篩,大于篩孔的顆粒沿篩面移動;
3. 分離階段:采用多層篩網(通常3-5層)時,物料按粒徑自上而下逐級分離;
4. 排料階段:不同粒級的物料經各自出料口排出,完成分級。
主要篩分方式包括:
- 振動篩分:通過高頻振動使物料跳躍前進,適用于干燥粉體
- 旋轉篩分:滾筒篩通過旋轉離心力實現物料翻滾透篩
- 氣流篩分:結合氣流輔助,提升細粉分離效率
影響篩分效率的關鍵因素包括:
1. 篩網參數:孔徑形狀(圓形/方形)、開孔率、材料耐磨性
2. 運動參數:振幅(2-8mm)、振動頻率(800-1500次/分鐘)、篩面傾角(15-25°)
3. 物料特性:含水率(應<7%)、顆粒形狀、堆積密度
現代智能篩選機配備自動清網裝置(彈跳球/超聲波),可防止篩孔堵塞。部分機型采用模塊化篩箱設計,支持快速更換篩網。通過調整振動電機相位角,還能實現直線、橢圓或三維復合運動軌跡,適應不同物料特性。
這類設備的生產能力通常在0.5-50t/h,篩分精度可達95%以上。維護重點在于定期檢查篩網張緊度、軸承潤滑狀態及減震彈簧性能,確保篩分效率和設備使用壽命。

 
 
		